人间初夏心安寺

人间初夏,九华山万物并秀,文殊峰下清风流翠。

五月,文殊峰下心安寺的茶季已过,文殊峰的峻峭之间犹见盛开的杜鹃。所有的花开,都缘于对时间的觉悟,有的早,有的晚,而已。或许,当年智妙祖师告别翠峰,踏山而行,也是遇见这杜鹃心生欢喜,以八元银币购地六亩,重建庵堂,后取“自种福田、安心禅修”之意,将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更名心安寺,开设了这一处“四众”道场。


而当你来到心安寺沿着山,绕着林,走一圈,就知道祖师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:它不是一个人人都要寻来的热闹之地,却可以为人人提供一处休憩之所。在那一个年代里更为重要。

在环山路尚未硬化时,有居士问演慧师父:交通不便,条件这么差,师父是如何在这里修行几十年?师父说:读经,种茶,耕地,种菜。一直至今,通电修路之后,心安寺还沿袭着“农禅并举”。山水为师父们念诵,师父也在山水之间修行。环山颠簸难涉的路途,游人罕至,能来的,起码是一个懂山水的人。

云散日朗,人意山光。天成的巨石合成一个小小的石室,师父在里面打坐、参禅,又可以遮风挡雨。此处,便是圣境。绕过石室,豁然开朗,就是师父们一垄一垄种下的茶园。秉承祖师“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”的古训,以欢喜自在之心劳作文殊峰下,并以此证悟、修行。这里隐在山中幽处,少有人至,虽一直保持着最初的样子,有了师父的耕作,却也并不荒芜。


一座山,一座寺,一湾水,一片竹,一垄菜。很多人来到这里,都有着一切亲切感,似乎与这一座山,一座寺,一湾水有着精神上的共通。这种共通在九华山,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。每一个人来到这里的人,都是庄严慈悲的地藏王菩萨在迎接着娑婆世界回家的孩子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