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为升座 ,升座意味着什么?

升座法会是汉传佛教寺院中极为隆重的庆典活动,新任方丈初入寺院继承法务,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,称为晋山式,晋即进的意思,山就是指寺院。因为方丈在晋山时,必须升高座说法,所以又可以称为“升座”。

当前九华山共有六位方丈,分别是百岁宫慧庆法师、旃檀林慧深法师、肉身殿圣富法师、祇园寺道源法师、上禅堂果卓法师、化城寺常敏法师。

01

何为升座

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。据《六祖坛经》记载,六祖慧能大师至宝林寺,韶州刺史韦璩和官僚入山,请他于城中大梵寺讲堂,“为众开缘说法,师升座”。

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卷末所附《古清规序》记载:“长老上堂升座,主事徒众雁立侧聆。”因此,上堂说法与升座是相同的意思。《临济录》以后,上堂与升座才有区别——上堂是指说法,升座则是指方丈住持晋山时升高座说法。

02

何为晋山式

据《敕修百丈清规》记载, 唐代在举行晋山仪式时,须头顶斗笠,腰背行包。到了山门口,放下斗笠,入门烧香,并且说法语。到禅堂前放下行包,先洗足,取出衣具,同时挂在禅堂内的钩上,表示依住丛林。进入禅堂烧香,到中央圣僧像前展大具,顶礼三拜。随同的人也同时礼拜。

挂搭后,至佛殿拈香,这时有拈香法语。随后展大具,顶礼三拜。至土地堂、祖师堂前烧香,也各有法语。最后,入方丈室,也有法语。如此次第开堂祝祷,这是唐代所行的晋山古式。

后来,宋、元、明及近代丛林所实行的晋山式则渐趋于隆重复杂,如堂前鸣钟、巡堂一匝、知事具状、香灯鏣盖、茶汤斋食,全山具威仪及各仪式法语等,比古式的晋山式繁复。

03

汉传佛教常见升座仪轨

新住持晋院,升座仪式,各寺院不尽相同,若严其仪轨,如法如仪;若求其热闹,颇类民间迎亲,总之是异常隆重,寺院从上到下妆点一新。

鸣钟集众

鸣钟三捶,接一板。全寺僧众穿着一色的海青,分别拿着锡杖、幢、幡、提炉、香盘、拂子、如意、拄杖等法物,云集在法堂排班。维那举律腔云:“迎请和尚”。敲引磬,由知客带领大众出堂至山门前分东西两边,前行至新任方丈处。一时钟鼓齐鸣,无比庄严。

迎请进院

方丈预先在山门前等候,侍者分立两旁。香盘、引磬、幢、幡、提炉、灯、音乐、锡杖、拄杖、拂子、如意、具、宝盖等依次排列。

迎请队伍到和尚前,敲引磬四捶,请和尚即行进院。新任方丈答谢。敲引磬,问讯,回身依次前行。

山门说法

迎请诸师站在两边,方丈站立在山门正中,敲引磬四捶,问讯毕,方丈举起拄杖向山门作三圆圈式,卓杖说法。说法毕,方丈举杖云:“进”,大众往前行。

天王殿说法

到天王殿后,敲引磬四捶,方丈向弥勒像问讯。两序诸师站在两边,方丈拈香,合掌说法。方丈顶礼三拜,至韦驮菩萨前问讯上香,合掌说法。方丈顶礼三拜,起身至大雄宝殿。

佛殿说法

方丈进入大殿后,由送座法师给方丈挂珠。方丈交具于送座法师,二人对面问讯毕,由送座法师将具平放在拜垫上,一齐问讯,送座法师回法堂等候。方丈问讯上香,合掌说法,顶礼三拜,然后前往法堂。

法堂升座说法

方丈进法堂后,站在中间,侍者分立两旁。敲引磬,方丈问讯,卓杖合掌云:“法王狮子座,人天普护持,衲僧今住此,好转法轮时。”

04

升座的意义

方丈升座主要有以下意义:

 

一、一般十方丛林和较大的寺院才举行住持晋院、升座仪式。名蓝得主,可喜可贺,为庄严其事,昭示天下,故不得不办。

二、大丛林通常为一方风景名胜,人文荟萃之地,社会影响大;一些住持德高望重,弟子众多。为与此名望相应,故不得已而大办。

三、举行新住持晋院、升座仪式,已相沿成习。

四、新任方丈上任,必须善说法要,能够领导僧众修行,所以首先必须得到全寺大众的迎请;

五、方丈任职前,必须到主要殿堂前拈香、礼拜、说法,祈求诸佛菩萨加被,能够护佑寺院兴隆,海众安宁;

六、方丈升座说法,诸山长老一齐前来听法,除了同贺道喜外,其实还有一层意思,那就是能够得到诸山长老的认可;

七、方丈升座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宣誓仪式,方丈表明自己要一心一意为寺院的发展鞠躬尽瘁,中兴寺院,护持正法。

通过升座仪式成为方丈,地位提高的同时责任也更加重大。护持佛法、利益众生,成就无数法身慧命,耕种无数福田。

 

0